數位精準微創植牙
Minimally Invasive Implant Procedures
Minimally Invasive Implant Procedures
1
使用 X-guide 3D 數位導航機或數位導引板,減少人為誤差,提升植牙手術時的安全、精準度。
2
嚴格醫療感控,手套、防護膠膜、器械不重複使用,降低接觸風險。診療間定期消毒,營造醫病雙方都安心的空間。
4
定期回診保養,延長植牙使用壽命。
醫師門診評估,聆聽您的治療需求,溝通透明,建立良好信賴關係為開啟治療的第一步。
牙科 X 光為治療前的重要判斷依據,幫助醫師了解你的骨頭情形、鼻竇位置、牙齒排列。品味引進高階斷層掃描機 KaVo OP 3D Pro,高清細節讓植牙計畫更臻完善,並減少不必要的輻射接觸。
依據您的骨頭及身體狀況給予建議,訂定專屬的 缺牙重建計畫。
由手術專門醫師負責植入植體(如口腔外科專科、牙周醫師等)。
由假牙專門醫師負責印模、調整、裝戴等流程(如假牙贋復、前牙美學醫師等)。
每半年清潔定檢,延長植牙使用壽命。
牙齒周遭充滿神經和血管,偏一點、多一點,都是未知數,3D 數位導航植牙手術(3D Dynamic Navigation Implant Surgery)宛如神經外科開腦袋導航機器手臂概念,利用 GPS 般的光學動態追蹤功能,警示安全範圍,即時修正,避免傷害重要部位。精準的一小步,就是安全的一大步。
搭配 3D 數位導航可以大幅縮短手術及假牙製作時間,減少人為誤差,讓您的牙齒更美觀精準、更安全、更節省時間。此外,我們也有專屬牙科管家制度──專案管理師負責安排您的療程。
在早期,植牙是以徒手方式,不確定性相當高,需倚仗醫生的技術和經驗,一植歪往往帶來很多問題,例如最後的假牙成品不佳、誤穿鼻竇、壓迫到神經、植牙失敗等等,因無法全面了解口內狀態,術式傷口也相對較大。
導引式植牙利用結合軟體、硬體設備的優點,預先在電腦模型上,為病患將植牙位置定位完畢,手術醫師也可透過植牙手術導引板,可以避開病患的神經、血管、上顎竇等位置,協助醫生在手術中避免誤觸這些區域。
為了提高植牙成功率,民眾在接受植牙治療時,可以針對不同病患客製化「手術導引板」,運用數位排牙、數位設計軟體、電腦斷層、3D列印機,最後藉由植牙手術導引板精準定位,達到成功植牙的治療目標。
手術導引板會放入口中,醫生再依照設計過的深度和角度植入植體。
數位植牙規劃過程
(以上照片由巧醫生技提供)
藉由手術導引板精準植牙
口腔中的上下顎骨在失去牙齒後將逐漸萎縮,寬度與高度都會縮水,特別是在年輕時就失去牙齒的患者,長期缺牙處的齒槽骨常常呈現尖尖凸凸的樣子,這是非常不利人工牙根植入的形狀。若是貪圖方便,勉強在上頭置入植體,未來非常有機會面臨植體露出、植牙失敗的後果。
自然牙周圍有一較厚實且不大能移動的「角化牙齦」存在,其功用在於能夠抵抗牙刷清潔時機械性的摩擦、避免食物堆積。
失去牙齒後,角化牙齦也會慢慢的消失,等到缺牙處經植牙重建完成後,由於缺乏角化牙齦,附著在新的牙齒邊上的黏膜組織無法有效承受摩擦,使得清潔變得異常困難,刷牙時會感到痛、甚至流血,長期下來也會降低重建的成功率。
即拔即植、一日植牙流程,請來電預約,由醫師評估口腔及齒槽骨條件。最快於諮詢當日,即可安排植牙。
一般來說我們希望您在每半年回診一次,讓醫生檢查植體、假牙使用情況,進行清潔維護,以延長植牙的使用壽命。另外,每半年準時回診的患者,也可享有假牙兩年保固、植體終身保固的權益。
植牙後關於飲食、運動、矯正與日常習慣等,請看《【植牙後飲食和保養須知】手術後可以吃大餐、喝咖啡嗎?》
※聲明:本所療程皆由專業醫生評估後,依照個人口腔狀況進行治療。 因每位患者個別狀況不同,術後狀況也不盡相同,需親來本所由醫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