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後還是疼痛難忍?顯微根尖手術讓你避免拔牙

撰文/胡日馨助理
指導/陳志恆醫師(牙髓病專科 品味牙醫

顯微根尖手術可以解決根管治療後的發炎疼痛問題。透過顯微鏡輔助手術,治療根尖問題更精確。這種手術適合多次根管治療無效或根尖囊腫的情況。手術後可能有些疼痛、腫脹等,但透過適當控制和配合醫師指導,風險可降低。顯微鏡輔助手術的自費項目提供更高成功率。最後,定期洗牙檢查是重要習慣,不要讓牙痛驚喜來臨。

一、新竹品味診所顯微治療案例

A小姐在他院多年前做過傳統型根尖手術,過了幾年後同一個位子又長膿包了,在本院所牙科醫師建議下轉診至牙髓病專科醫師。在顯微鏡輔助下進行第二次的「顯微」手術。術後恢復狀況及後期追蹤都狀況良好。

同樣都是根尖手術手術那有什麼樣的差異呢?

接下來根尖手術是什麼,以及傳統型根尖切除手術與牙髓病專科醫師在顯微鏡進行的根尖切除手術有何不同。

案例提供:陳志恆醫師 品味牙醫

二、根尖手術是什麼?

在講根尖手術前要先了解什麼是根尖。  根尖,好比是一棵大樹的樹根,也像一棟房子的地基牢牢地抓住地面穩固整棟房子整棵樹,而根尖手術就像是將土壤撥開針對生病的樹根進行治療。  
牙根好比大樹的樹根,可以穩固整棟房子。牙根尖手術可以直接翻開土壤直接治療樹根的部分。
*實際顯微鏡放大倍數須依牙科診所儀器與醫師經驗決定,並非絕對。

在講根尖手術前要先了解什麼是根尖。  根尖,好比是一棵大樹的樹根,也像一棟房子的地基牢牢地抓住地面穩固整棟房子整棵樹,而根尖手術就像是將土壤撥開針對生病的樹根進行治療。  

以往的傳統根尖手術是用肉眼來觀察受感染的牙根,但有些細小的感染處很難透過肉眼進行清除,導致過一陣子又繼續復發; 而顯微根尖手術是在顯微鏡下進行操作,可以更清楚更深度的進行全面的根尖治療。

透過顯微根尖手術可以大大的降低再次復發的機率喔!

X光片下的牙根尖囊腫
案例提供:陳志恆醫師 品味牙醫

哪些狀況適合顯微根尖手術?

  1. 多次的根管治療後但依然有症狀
  2. 根尖有囊腫

三、顯微根尖手術步驟

局部麻醉後將牙齦翻開 ⇨ 使用顯微鏡少量的磨開發炎牙根尖周圍槽骨 ⇨ 清除牙根尖周圍的病變組織 ⇨ 切除部分牙根 ⇨ 使用染色劑確認有無牙裂 ⇨ 接著從牙根底部進行逆向根管治療 ⇨ 封填特殊的生物材料 ⇨ 最後縫合

手術後會開立止痛藥以及漱口水,並由醫師指導術後注意事項和口腔清潔維護方式。

顯微鏡輔助根尖周圍手術的自費項目

自費的項目是顯微鏡等特殊儀器設備及材料的使用。

四、一定要用顯微鏡嗎?

根尖周圍手術操作範圍極為狹小,顯微鏡更能精準的確立感染部位,配合專用超音波等各項精密顯微設備及器械進行清創以及逆向充填,產生微創的手術傷口。

根據 2010 年 Kim 學者研究,手術中使用顯微鏡的成功率由傳統 59% 提升至 94%。

五、根尖手術可能後遺症

顯微鏡輔助根尖周圍手術後,手術區或顏面可能有疼痛、腫脹現象。疼痛可用藥物控制,而腫脹情況可適時配合冰敷或熱緩解。其他可能併發症包括手術區滲血、顏面瘀青、術後感染、部分皮膚感覺麻木⋯等。手術區也有可能會出現牙齦退縮或牙縫變大的現象。

但在治療過程中,只要配合牙醫師的治療與指導,上述的併發症發生機率都會降低。所以在治療過程中配合診所約診及醫師叮嚀是很重要的。

六、根尖手術Q&A

Q:根尖手術容易失敗嗎?

手術中使用顯微鏡成功率可由傳統 59% 提升至 94% 。

Q:顯微根管治療平均治療次數為幾次呢?

「顯微根管治療」大約需要 3-4 次療程,而「顯微根尖切除手術」最少需要 2 次療程。(一次手術一次拆線)

*實際治療次數仍須牙醫師根據個人口腔狀況而定,本文章中提到之內容僅為醫師經驗談並非絕對。

Q:根尖手術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因為口內會有縫線,拆線前不要用手去翻開傷口看。
  • 傷口的位置拆線前先不要使用牙刷,診所會提供漱口水。
  • 其他部位刷牙後,傷口的位置含漱口水一分鐘消毒即可。
  • 會提供冰敷包,術後前三天可以冰敷。
  • 三天內有腫的話是正常的,三天後可以改熱敷。
  • 牙醫師會開三天消炎藥要吃完,而止痛藥有痛再吃就可以。

Q:根尖手術需要多久復原時間呢?

前三天不適感會較明顯,會開止痛藥備用,7-10天後會回診拆線。拆線後,線頭異物感會去除,但傷口完全癒合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期間還是會有腫脹感是正常的。

結語、品味診所對你說

養成定期半年洗牙檢查好習慣,定期半年洗牙檢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牙齒臨時痛起來呀!

聯絡品味

CONTACT US

品味牙醫團隊將以專業與用心,提供最合適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