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牙周病|常見的牙周病症狀及治療前後差異

撰文/黃頌恩 醫師

牙周病症狀及影響

牙周病是因為細菌的感染造成牙齒周圍支持組織(齒槽骨、牙周韌帶、牙齦)的破壞,進而造成牙齒的鬆動。常見的 牙周病症狀 有牙齦出血、牙齦悶痛、膿腫、牙齒動搖

牙周病除了影響口腔狀態外,研究顯示牙周病也和冠狀動脈疾病、胎兒的早產和體重不足、風濕性關節炎以及糖尿病的控制有關。

牙周病是怎麼形成的?

牙周病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細菌的集合體)和其本身的毒素所造成牙周組織的感染及破壞,除了因為口腔衛生不良,潔牙方式不正確外,還有一些全身性和局部性的因素會加重牙周病的嚴重程度。

全身性因素:

糖尿病、血液性疾病、懷孕、抽菸、牛皮癬

局部性因素:

牙結石、齒列不整、牙縫過大造成食物塞入、贋復物(假牙或牙橋)或補綴物(補牙)邊緣不貼合、不當及過重的咬合力、牙齒內牙髓感染


※以下將出現實際口腔照片※

臨床案例及治療前後差異

案例一

患者為29歲女性,治療前她一直以為自己只是火氣大,偶爾有牙齦流血,所以沒有認真看待,也未就診治療。在一次嚴重的膿腫發作時,患者決定先洗牙,經X光片及實際測量後得知為嚴重侵犯型牙周病。

術前
牙周病症狀

牙齦嚴重紅腫,每次刷牙都會流血。

術後

牙齦紅腫狀況改善,並回到正常高度。

三年追蹤

經由第一階段(非手術性治療)以及第二階段手術後,患者定期每三個月回診接受維持性治療。牙齦表現出緊實的質地跟健康的粉紅色。

案例二

40多歲男性因為牙齦腫脹就診。

患者自述口腔味道不好,家人多有抱怨,而且也影響他的人際關係。

術前
牙周病症狀

照片顯示非常嚴重的牙結石堆積以及牙齦紅腫。

術後

做完第一階段(非手術性)治療後,牙齦明顯健康許多,雖然下顎還有一些新堆積的牙結石,但在重新指導病患正確刷牙後已明顯減少。

另外一些治療前萎縮的牙齦,也因為移除感染源而有慢慢長回來的趨勢。


結語

常見的牙周病表象為牙齦紅腫及流血,千萬不要以為只是「火氣大」,而輕忽不去就診接受治療。 長期忽略牙周病,除了造成牙周破壞,齒牙動搖可能須拔除外,也有造成心肌梗塞的機率增加。

建議就診確定是否牙周病,若是確診,應該要接受牙周病治療,確保自己的牙周健康。


相關連結

▷【新竹品味牙醫】牙周病治療方式及牙周雷射術式

<p>新竹品味牙醫 Prevail Dental Care</p>

新竹品味牙醫 Prevail Dental Care

黃頌恩 醫師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牙醫學士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牙醫學碩士
美國牙周病專科醫師
衛福部部定牙周病科專科醫師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牙周病暨植牙專科訓練
前高雄榮民總醫院牙科部醫師

聯絡品味牙醫:

電話官方網站  FB品味牙醫 APPGoogle MapBlog Youtube |IG

*本站文章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品味牙醫診所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或作為背書等行為,以免觸法。引用句子請附上原文標題、作者及原文網址。如需轉載請來信洽談

※ 聲明:文章為醫師經驗談,每人口腔情形不盡相同,如有不適即早就醫檢查才是正解 ※

聯絡品味

CONTACT US

品味牙醫團隊將以專業與用心,提供最合適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