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些秘訣~就能讓小孩的牙齒長得健康又漂亮!

撰文/楊雅竹醫師 品味牙醫

口腔健康是關乎一輩子的問題,爸爸媽媽們要在寶寶小的時候就開始注重口腔、牙齒的發育,定期到牙科給醫師檢查牙齒,即早發現問題,糾正習慣,減少大範圍蛀牙、吐舌或暴牙等問題。

寶寶在四個月到一歲間會萌發第一顆乳牙,萌發第一顆乳牙時,就可以開始每半個月一次帶著寶寶手冊到牙科診所塗氟檢查,讓小朋友慢慢適應環境!

一、寶寶蛀牙

1. 夜奶習慣讓蛀牙風險大幅增加

一般建議,寶寶體重超過五公斤,或出生已滿一個月即可戒夜奶,也有國外文獻建議:寶寶在出生後三個月內戒掉夜奶,目的是希望在乳牙長出前,戒掉夜奶的習慣。

根據研究指出,夜間餵食母乳超過十八個月,兒童早期齲齒會大幅增加。假如寶寶因為夜間哭鬧,副食品母乳的安撫需求,建議食用完畢後,務必要幫寶寶清潔完牙齒才可以睡覺,不然很容易造成全口乳牙蛀牙壞掉喔!

2. 寶寶口腔中最大細菌來源

寶寶口腔中最大細菌來源是變形鏈球菌 (Streptococcus mutans),其來源來自於大人們

爸爸媽媽或是照顧者透過親吻嘴與寶寶共用牙刷、吸管、勺子,或吸吮嬰兒的奶嘴,都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口內細菌垂直傳染給寶寶。

►蛀牙途徑:

主要是四種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細菌食物宿主時間

引起蛀牙最主要的細菌為變形鏈球菌 (Streptococcus mutans) 、乳酸桿菌 (Lactobacilli) ,附著於牙齒表面,分解口腔內的碳水化合物以產生自身所需的養分,但同時也產生「」,酸會造成牙齒的去礦化脫鈣軟化,進而出現了蛀洞

3. 容易造成寶寶蛀牙的食物/副食品

寶寶蛀牙是因為牙齒黏附了碳水化合物,經過發酵產生「」,進而造成寶寶蛀牙,所以吃甜食容易影響口腔酸鹼值,而寶寶若是習慣含著食物,一旦進食超過三十分鐘,也會大幅增加蛀牙機率!還有千萬不要讓寶寶含著奶瓶嘴就睡覺,容易造成奶瓶性齲齒

奶瓶性齲齒(NURSING CARIES)是一種嚴重的幼兒期齲齒,常發生於上顎頰舌側,多半與頻繁夜間奶瓶餵食,和不良的口腔衛生、飲食習慣有關。寶寶若是含著奶瓶就睡著了,液體會聚集在牙齒周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體就會成為極佳的細菌培養皿,長時間下來,就會造成寶寶大範圍的嚴重蛀牙。

奶瓶性齲齒(NURSING CARIES)是一種嚴重的幼兒期齲齒,常發生於上顎頰舌側。與不良的口腔衛生、飲食習慣有關、頻繁夜間奶瓶餵食。寶寶若是含著奶瓶就睡著了,液體會聚集在牙齒周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體就會成為極佳的細菌培養皿,長時間下來,就會造成寶寶大範圍的嚴重蛀牙。

若寶寶小於三歲就罹患奶瓶性齲齒,可能小小年紀就需要接受舒眠麻醉治療了,所以爸爸媽媽們需要重視這個問題,避免夜奶、養成寶寶飯後潔牙的習慣非常重要喔!

4. 家長須注意的寶寶的口腔狀況

  1. 只要長出牙六個月內,或是滿一歲即可帶寶寶來牙科檢查並塗氟。
  2. 六歲前,攜帶寶寶手冊,半年塗氟一次
  3. 出生三個月內戒夜奶。
  4. 只要乳牙萌出,就要開始注意牙齒清潔。
  5. 家長避免親吻寶寶、共用牙刷、飲料或勺子,或吸吮嬰兒的奶嘴,減少口內細菌容易垂直傳染的機會。
  6. 食用完母乳、奶粉、副食品後,需清潔寶寶的牙齒。

5. 家長該怎麼幫牙齒還未萌發完全的寶寶清潔?

此段落參考McDonald and Avery’s Dentistry for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教科書和美國牙科協會(ADA)之建議 (ADA Association ReportsVolume 145, Issue 2p190-191February 2014Fluoride toothpaste use for young children)。

►嬰兒 (0-1歲–第一顆乳牙開始萌發)

照顧者可以使用搖籃式懷抱法 (Arm-cradled position),一隻手臂抱著孩子,同時用另一隻手潔牙,給予寶寶安全感。

濕紗布包裹在手指上,輕輕擦拭牙齒和牙齦組織,每天一次來完成寶寶口腔清潔。
不使用牙膏,主要因為其發泡成分容易造成寶寶反感。

►幼兒(一至三歲)

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可能還不會「吐」這個動作,所以小心且少量地使用含氟牙膏,選用1000 ppm含氟牙膏,使用一顆米粒大小的牙膏量,每天潔牙兩次。

若幼兒階段的小朋友會反抗刷牙,家長們可以使用以下兩種方法。

(1)膝對膝潔牙

面對寶寶者——握著小朋友手和控制住雙腿。
背對寶寶者——負責潔牙,過程中,盡可能地稱讚孩子,讓他們不恐懼。

若寶寶有抗拒刷牙的問題

(2)十字固定法

小孩頭部朝向家長平躺,家長利用雙腿固定小孩的雙手,以便家長替小孩潔牙。

小孩頭部朝向家長平躺,家長利用雙腿固定小孩的雙手,以便家長替小孩潔牙。

►學齡前兒童(三至六歲)

學齡前的小朋友,已經會「吐」這個動作,選用1000 ppm含氟牙膏一顆豌豆的牙膏量,每天潔牙兩次。

建議搭配使用牙線或是兒童用牙線棒,清潔牙齒間的食物殘渣,減少小朋友牙縫間蛀牙,避免小小年紀就要經歷補牙或是抽神經。

學齡前的小朋友,選用1000 ppm含氟牙膏,一顆豌豆的牙膏量,每天潔牙兩次。

二、咬奶嘴會暴牙?

1.咬奶嘴會怎麼樣?

寶寶出生到一歲左右是他們的口腔期,「吸吮」是寶寶尋求安全感最大的來源,但一般會建議一歲半前戒除咬奶嘴、吸手指的習慣喔!

根據教科書McDonald and Avery’s Dentistry for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中提及,一歲半到三歲若還沒戒除咬奶嘴或吸手指習慣,前牙開咬後牙錯咬口呼吸等問題會慢慢形成。

咬合問題案例圖

2.奶嘴對口腔影響的原因

「吸奶嘴」跟「吸手指」對寶寶口腔造成的影響類似。

除了「前牙開咬」以外,因吸吮而臉頰長期對上顎施力,進而造成「後牙錯咬」「牙弓V型」

3.建議奶嘴一定要戒除的時間

通常會建議一歲到一歲半開始戒吸奶嘴、吸手指的習慣!

一般三歲前戒掉奶嘴,牙齒開開的狀況還有機會可以回復,若三到四歲才戒除,奶嘴造成的咬合問題可能就不會自然恢復,需要諮詢牙科製作矯正器,恢復牙齒咬合。

三、口呼吸造成牙齒凌亂

1. 導致口呼吸的原因

  • 呼吸道阻塞,成因可能有感冒或過敏,扁桃體或腺樣體增大,鼻中隔彎曲、鼻甲肥大或是鼻息肉,若有以上問題建議向耳鼻喉科醫生求診。
  • 睡眠呼吸中止症
  • 舌繫帶過短,舌頭無法正常於上顎休息。
  • 長時間吮吸拇指和使用安撫奶嘴,導致前牙開咬,嘴巴閉不起來。

2. 口呼吸會導致哪些問題?

口呼吸所造成的影響,最早可能從二歲就開始了,若寶寶一歲半以後還沒戒除奶嘴或吸手指,就會對牙齒和口腔造成影響,牙弓變窄前牙開咬,除了與口腔顎面發育有關,也會造成口呼吸而影響顏面發育,鼻彎曲和下頷後縮等問題,因此爸爸媽媽們要正視寶寶嘴巴開開的問題喔!

►口呼吸特徵:

  • 鼻子彎曲
  • 短人中
  • 下頷後縮
  • 頭部前傾
  • 嘴巴微開
口呼吸患者特徵

3.如何避免孩子因為口呼吸造成的牙齒凌亂?

平常看著小孩嘴巴開開的,擔心小孩因為口呼吸造成的許多衍生問題,首先可以先諮詢耳鼻喉科醫師確認小孩是否有鼻塞等呼吸道問題,再來可以帶來牙科評估,是否有舌繫帶過短,影響舌頭擺放問題,和評估小朋友是否適合肌功能矯正裝置

肌功能研究中心MRC (Myofunctional Research Center)是澳洲牙醫師發明的肌功能矯正裝置,幫助六至十二歲的孩子,在混和齒列時期改善咬合和牙弓等齒顎和顏面等問題。

MRC為活動式牙套,每天配戴時間短,可以幫助舌頭擺放正確的位置,訓練周圍肌肉正確用力,改善呼吸方式,矯正牙齒錯位、齒列混亂、口呼吸和短下巴等問題。

圖片來源:https://myoresearch.com/en-au/appliances

醫師小叮嚀

很多家長會覺得乳牙只是一個過渡時期,但其實小朋友從小的習慣,都可能會影響到他後續的發育和齒列發展,所以從小爸爸媽媽幫忙檢查小朋友刷牙,其實是很重要的哦!小朋友一旦開始冒牙齒,就可以帶著寶寶手冊來牙科定期每做半年塗氟一次,讓寶寶從小養成習慣看牙,其實也會有效降低他們對於牙科的恐懼。

參考資料:

Impact of Breastfeeding and Cosleeping on Early Childhood Cari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067957/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齲齒介紹https://www.tmuh.org.tw/UploadFile/files/019%E9%BD%B2%E9%BD%92.pdf

McDonald and Avery’s Dentistry for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教科書和美國牙科協會(ADA)
(ADA Association ReportsVolume 145, Issue 2p190-191February 2014Fluoride toothpaste use for young children)

https://myoresearch.com/en-au/appliances

聯絡品味

CONTACT US

品味牙醫團隊將以專業與用心,提供最合適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