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雅竹醫師(家庭牙科)
一、你不知道的口腔冷知識
1. 你知道每天我們會喝下多少口水嗎?
一般成人每天分泌唾液的量:約 1000~1500 毫升,所以平常我們每天會喝下一瓶礦泉水的量的口水呢!
不要小看口水,內含酵素、蛋白質、免疫球蛋白、溶菌酶、乳鐵蛋白等,具有抗菌功能、清潔功能、維持健康防護,除了保持口腔的濕潤外,時時刻刻保護著我們牙齒呢!
所以當我們口水分泌減少,蛀牙率也會拉高喔!
2. 你知道口腔內的細菌總數量比地球上的人口還多嗎 !
口腔中的細菌數量非常驚人!雖然種類大約有 700–1,000種,但總數量則可以高達:
約 1000億到1兆個細菌(10¹¹~10¹²)
・與蛀牙相關的細菌 : Streptococcus mutans
・與牙周病相關的細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3. 原來打呼也能影響口腔健康?
打呼,不只是「聲音吵」這麼簡單,真的會影響口腔健康,其牽涉到口呼吸、口腔環境乾燥與睡眠品質下降。
口呼吸常伴隨舌頭與下頷位置異常,容易有下頷後縮的風險喔,造成外貌上的影響。
當口腔乾燥,沒有口水的抗菌功能,也會大幅讓蛀牙率上升喔。
二、關於牙齒的冷知識
1. 牙齒其實不是骨頭,但比骨頭還堅硬
牙齒是全身最堅硬的器官,其外表面由琺瑯質組成(96%,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硬度比骨頭還堅硬 ! 雖然牙齒很堅硬,但仍然怕酸、怕磨耗,所以當我們長時間咬硬物或是胃食道逆流,牙齒也是會受損或是斷裂的!

2.蛀牙其實是「傳染病」
新生兒一開始口腔內沒有蛀牙相關的細菌(Streptococcus mutans),通常是透過照顧者的唾液被傳染。
因此,醫生也常建議:
(1)避免親吻嬰兒嘴唇
(2)不要共用湯匙或舔奶嘴
(3)父母應注意自身口腔衛生,避免傳染壞菌
3. 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已經在長牙了!
乳牙芽苞從懷孕第6~8週左右就開始形成,因此懷孕媽媽們若在孕期使用四環黴素類(Tetracycline)藥物,會影響小朋友的牙齒發育,而且影響可能是永久性的!

4. 人類的牙齒不會持續生長但是動物會!
大多數人,乳牙20顆,恆牙32顆。小朋友12-13歲後換牙結束,口內的恆牙要用一輩子,牙齒不會再生。我們不像是兔子,牙齒可以持續不斷地生長,所以我們要好好愛護我們的牙齒們。

三、口腔清潔歷史由來小知識
1. 古人沒有牙刷,他們怎麼刷牙?第一支牙刷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古典希臘時期,雅典城有牙科醫生建議,每天起床後用薄荷粉刷牙的保健法。印度人認為口腔是通往身體的門戶,僧侶或雅士,每日會定時擦牙,而古代人沒有牙刷,是如何潔牙的呢?
主要是使用潔齒棒,將樹枝(如橄欖樹、桂皮樹)削尖一端,咀嚼使其纖維鬆開形成刷狀,然後用來摩擦牙齒,具有天然抗菌成分。
而第一支牙刷的發明,唐朝人發明了「豬鬃牙刷」,可以說是第一支意義上的「毛刷式牙刷」。
2. 最早的牙膏
西元前 3,000 至 5,000 年,古埃及人使用了一種含有粉末的牙膏,牛蹄灰、蛋殼和浮石,主要目的是從牙齒去除碎片。
而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今人以龍腦、薄荷等香藥為牙皂,早旦含漱,頗能潔齒涼口。」一開始大多以香料或藥草製成,具有除臭功能。
直到19世紀,添加了甘油,使牙「粉」變身成牙「膏」,1914年,牙科學史上的重大突破,氟化物的引進,第一款含氟牙膏問世。
3. 古代中國人有特別的漱口水!
- 《本草綱目》: 「丁香:去口臭,除涎穢,含之香口。」
- 《齊民要術》: 「潔齒,以鹽、灰、葉汁為漱。」
- 《夢溪筆談》: 「牙皂今人多用香藥為之,以龍腦、薄荷等合和為粉,每旦以漱齒,甚潔。」
「含漱養生」與「香藥潔口」,不斷演進,漱口水的雛形漸漸成形。
四、其他類型冷知識
1.為什麼鯊魚一生能換上千顆牙?
鯊魚屬於 polyphyodont,意指一輩子會無限次換牙;而人類屬於 diphyodont,意指一輩子只換一次(乳牙→恆牙)。
鯊魚牙齒長在牙齦組織中(皮膚衍生物),不是固定在顎骨上,所以可以輕鬆脫落並被新牙補上。換牙很快,虎鯊約每8–10天換一次牙,所以不會蛀牙也不怕斷牙。
2. 動物也會有牙周病,尤其是家犬與貓
不只是人類會有牙周病,其實動物也會得牙周病 ! 美國獸醫醫學會2011年學刊也有提及,牙周病與腎臟、肝臟、心臟疾病存在統計相關性,並可能影響狗狗的整體健康。
所以現在有許多狗狗貓貓牙刷和洗牙療程,都是希望守護毛小孩的健康。
3. 饒舌歌手們的牙齒鑲嵌藝術其實早在千年前就有!
早在古瑪雅文明(西元前300年~西元900年),考古學家在馬雅貴族的頭骨中發現牙齒嵌寶石,視牙齒裝飾為身份、階級與宗教地位的象徵。

結語、想對讀者說的話
其實從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注重牙齒的清潔,透過很多種方式降低蛀牙和口氣。而我們不像鯊魚可以不斷換牙,也不像兔子牙齒可以不斷變長,唯有透過正確的清潔,可以讓我們老了仍有牙齒可以享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