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橋:缺牙患者的好選擇!牙橋治療的條件與種類有哪些?

撰文/陳俐珊醫師(家庭牙科/贋復假牙)

一、什麼是牙橋?

牙橋是一種固定假牙裝置。利用缺牙區兩側的牙齒(又稱為支台齒),來幫忙作為支撐,建立出一座橋的意思。 而中間缺牙區的牙冠設計,我們稱之為橋體。所以局部缺牙,需要藉由橋體來恢復美觀或咀嚼功能時,即可以利用牙橋來修復。

二、牙橋條件

牙橋因為是利用缺牙區兩側的支台齒(如下圖)來支撐,所以支台齒必須是健康的牙齒,才能撐起這座橋。

因此支台齒的牙周狀況、蛀牙狀況、剩餘齒質結構狀況、牙齒角度是否歪斜……都會影響到這座橋是否可以成功的建立,以及決定短期,中期或長期的成功。

牙周條件

牙周就好比橋墩的地基,當牙周受到破壞,牙齒可能會搖晃。即使是治療後穩定不搖晃的牙齒,已經受到牙周破壞而造成高度下降的地基,支撐牙橋的能力一定會下降

另外,橋墩的粗細也會影響支撐力,每一顆牙的牙根形狀不同,有圓形截面,有橢圓形截面,有些是單牙根,有些是多牙根,因此在骨頭內的整體表面積是不一樣的,而這也會影響其支撐力

支台齒條件

當缺牙久了,未盡快修補回來,周圍牙齒會有移位的現象,如左下圖。這時支台齒的牙齒軸向常常是歪斜的,如果歪斜的量過多,則必須先藉助矯正的方式把軸向拉回(如下圖),才適合作為支台齒。

如果歪斜的牙齒角度未修正,會造成支台齒被修磨的量過多,造成結構過度破壞,且也會因為歪斜,當承受咬合力時,牙齒容易有斷裂或牙周近一步破壞的風險。

三、牙橋治療前評估

只要缺牙區前後有剩餘的牙齒,一定可以做牙橋嗎?答案是不一定喔!即使經過評估,缺牙區周邊的牙齒狀況良好,可以作為支台齒,也不一定適合做牙橋,這還與缺牙區的分佈位置以及缺牙區的範圍大小有關。

變形量評估

任何物體,不論其堅硬度多高,當承受力量時,都會有彎曲變形的現象產生。當長度越長,變形量會越大。且變形量與長度的關係,並不只是線性關係的加倍,而是立方關係的加倍

進行牙橋製作時,如果在同樣的支台齒條件,接受同樣的咬合力量的條件下,假設揹負一顆橋體產生 “1“ 的變形量,則揹負兩倍距離的橋體所產生的變形量就會是 “8”,揹負三倍距離的橋體所產生的變形量則會升高至 “27”。這麼大的變形量,最終會容易導致牙橋的失敗。例如:瓷崩,假牙斷裂,假牙鬆脫,支台齒牙周破壞,支台齒斷裂……等等。

所以牙橋比較適用於小範圍的缺牙區,當缺牙區的範圍越大,牙橋的失敗率越高。這時可能需思考是否適合單純牙橋重建,又或者需加入人工植牙來打斷過長的牙橋,或者活動假牙的形式。

四、牙橋其實不只一種

  • 傳統式牙橋
    利用兩側健康的牙齒來支撐,中間缺牙區以橋體來取代。是最常見也是最穩定的牙橋方式
  • 旋臂式牙橋
    只有單一側有牙齒,利用這一側健康的牙齒,來幫忙揹負缺牙區橋體。
    這樣的設計,當橋體承受咀嚼力量時,會產生槓桿力量,形成翹翹板效應造成被揹負的健康牙齒牙周受到破壞,產生搖晃,甚至產生牙齒或假牙斷裂,最終導致失敗。
    所以一般不建議這麼做,只有在非常少數的特殊狀況,例如:缺牙區範圍非常的小,且位於非主要咀嚼區,不會受到咬合力,並且其他的假牙治療計劃受限,無法執行時,才會嘗試這樣修復。屬於過渡時期採用的治療方式。
  • 馬利蘭牙橋
    利用翅膀延伸到隔壁的健康牙齒上,直接黏著在牙齒的表面上。
    因為是直接依靠黏著劑的力量,把附加的翅膀黏著在牙齒表面,所以在接受到咬合力量時,鬆脫的可能性很大。
    比較適合作為暫時性的修復物,幫助度過治療期。例如:前牙美觀區,等待人工植牙完成的過渡期,藉由臨時性的馬利蘭牙橋來維持外觀,並且不具有咀嚼功能。

五、治療流程

製作牙橋前,預計作為牙橋支台齒的各方面條件,在經過評估可以作為支台齒後,會先依照治療計劃,修磨支台齒,並給予臨時性牙橋,觀察咬合咀嚼狀況,以及支台齒的健康狀況。追蹤穩定後,即可進入正式牙橋的取模與製作正式假牙。

六、牙橋清潔

製作上贋復物的牙齒,仍需要比照一般自然牙的清潔方式,來維持清潔。如果沒有做好清潔,支台齒一樣會產生蛀牙,以及牙周方面的問題。所以即使做上牙橋,也必須維持好的清潔習慣。

唯一的差別在於牙橋相連接處,牙線沒辦法直接從臨接面區進入牙縫來清潔牙縫,這時可以改用超級牙線或牙線穿引器,幫助牙線帶入牙縫來做清潔。甚至如果牙縫夠大牙尖刷進得去的話,也可以輔助牙尖刷來清潔牙縫。

醫師小叮嚀

牙橋的使用壽命,會受到支台齒的狀況而影響其成功率,所以好好的維護支台齒,會大大增加其使用的年限。平時避免啃咬硬物,減輕咬合負荷力,可降低橋體或支台齒斷裂的風險。保持良好的清潔習慣(包括合併使用牙間刷、超級牙線),維持牙周健康,減少蛀牙發生率,都可以讓支台齒更長久。

聯絡品味

CONTACT US

品味牙醫團隊將以專業與用心,提供最合適的治療。